反复头晕、头痛......当心,这可能是“它”在作祟
编辑说: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等症状,并且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情况发生,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陈志刚教授提醒,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1]。
来源: 2024-08-19 16:27头晕头痛
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等症状,并且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情况发生,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陈志刚教授提醒,出现这些症状有可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1]。
本文指导专家
陈志刚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脑病一科主任
中国卒中学会眩晕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脑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防治协同创新共同体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觉
一般来说,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多与脑血管病变(血管痉挛、狭窄,甚至闭塞) 和心血管因素( 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有关,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导致血管斑块和狭窄的发生,从而使脑血流量降低,造成局灶性的供血不足。如果血管出现弥漫性狭窄,就会出现全脑的供血不足,个别人因为心衰、心功能不全或者长期的低血压可能会出现全脑的低灌注。
相对于急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等),慢性脑供血不足在人群中更普遍,主要发病人群通常为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此外,不良生活方式也让慢性脑供血不足呈现年轻化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脑供血不足不是一类特别具化的疾病,相对于急性中风来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更为模糊,并不容易甄别,因此,警觉相关症状,及早进行干预对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治十分关键。
陈志刚教授指出,在疾病的初期,身体可以通过代偿机制确保脑血流的供应,维持正常的脑灌注。一旦发展到失代偿的阶段,患者就容易出现慢性波动性症状群。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昏、头沉、头痛、头蒙不稳,这类头痛一般比较轻微,更多的是一种沉闷感的钝痛。个别患者会出现记忆障碍,陈志刚教指出,这是因为脑部某些区域,尤其跟认知相关的区域神经环路缺血,即中医理论中的“血不养脑”“血不养髓”,因此出现这种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的情况。还有一类患者会出现情绪烦躁以及多梦、睡眠不实等睡眠障碍。
陈志刚教授提醒,中老年人群如果出现前述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对症下药控制危险因素
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临床上一般采用核磁共振的血管检查、CT的血管检查等,结合生化检查、血糖检查等项目判断慢性脑供血不足症状群的成因、程度、以及发展预后的可能性。
确诊后,首先要针对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进行管理控制,主要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陈志刚教授指出,控制血压是调节脑灌注的重要手段,调节好血脂可减缓脂质在动脉壁上沉积,此外,血糖的控制非常关键,控制不好则会加重动脉硬化的情况。
临床治疗上,要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对症下药,如患者有合并高血压的情况时,就要做好血压的控制。陈志刚教授强调,在药物的使用上,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
具体到中成药的使用上,需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以养血清脑颗粒为例,其证候类型是血虚肝旺。陈志刚教授指出,血虚的概念不仅仅是贫血,脑供血不足、长期思虑过度导致的睡眠不好、失眠多梦等也可能属于血虚的范畴,肝旺则会出现头晕脑胀、耳鸣、眼花、烦躁不安等症状。
从组方上看,养血清脑颗粒在“经典补血方——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了钩藤、夏枯草、决明子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药物,还有止痛的中药细辛、延胡索等,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以及失眠多梦。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养血清脑颗粒可用于治疗偏头痛、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伴随症状、中风后抑郁和慢性脑供血不足等疾病[2]。
防治慢性脑供血不足坚持“四步走”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人群中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小血管疾病及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陈志刚教授建议,日常针对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管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调情志:保持心情平和,避免身体处于劳累过度的状态,劳累过度会让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加重或者诱发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节饮食:讲究饮食均衡,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提倡地中海式饮食,即少吃牛肉、猪肉等红肉,提倡用白肉代替红肉,多吃深海鱼,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的食品。
慎起居:形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防过度消耗机体正气,这对养脑养心都非常重要。
适锻炼:进行适当的锻炼。中老年人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这类动静相兼、松静自然的健身气功,以此调动脏腑功能协调发展、调和气血,扶助正气。
参考文献:
[1]常泽,韩振蕴等.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 ( 6 ) : 514 - 521.
[2]阳世贤,邓芳文等.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比较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 Meta 分析[J].海峡药学,2021,33( 4 ):118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