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米内网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专区登录入口>>

请输入用户名或手机号

6-16个字符(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忘记密码?

药店802盒药牵出“问题处方”,互联网医院卷入其中

编辑说:近日,央视的独家报道揭开了湖北武汉药店、药贩子与参保人联手搭起“回流药”交易链的黑幕(往期报道《央视曝光!3家药店被叫停医保结算)。这是继去年10月“哈尔滨4家药店伪造处方”骗保案之后,又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回流药案件。目前,该案件有了最新进展。

来源:米内零售观察      2025-04-02 11:48互联网医院

近日,央视的独家报道揭开了湖北武汉药店、药贩子与参保人联手搭起“回流药”交易链的黑幕(往期报道《央视曝光!3家药店被叫停医保结算)。这是继去年10月“哈尔滨4家药店伪造处方”骗保案之后,又一次引发广泛关注的回流药案件。目前,该案件有了最新进展。

01药店被解除医保协议,工作组进驻该连锁旗下40家门店

四川、湖北武汉医保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正开展“医保取现”联合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医保部门认定涉事的两家药店已达到解除医保协议条件,武汉市医保局已与这两家药店解除医保协议。

此外,据了解,目前湖北武汉市医保局已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该涉事药店所在连锁旗下的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对相关情况展开调查。

从初步检查的情况来看,涉事的其中一家药店出售的人血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销售额在整个药店的销售占比较高,从2025年1月到3月这三个月就销售了白蛋白291盒。医保部门调取了2024年的销售数据,白蛋白销售了47盒,球蛋白的销量则达到了802盒。 2024年这两种药品的销售额达到整个药店年销售额的50%以上。

这些药品共涉及182个处方,截至目前,当地完成了55张处方的核对,特别是对较大金额的单据,比如说单笔处方出售超过10瓶以上,总金额8000多元接近1万元的大额单据,当地通过视频监控,以及相关的购药记录来进行对比,来判断购买药品的人是否为医保的结算人。

而药监部门正对相关药品的进销存,以及相关药品是否是凭处方开具的和出售等信息进行核对。

经过梳理,从多个处方的开具信息可以发现,购药人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密集地进行多笔结算,而且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比如有三张单据由同一个购药人连续结算,把12盒药品的购买拆分成1盒、5盒和6盒三个订单进行医保个人账户的结算,以及药品最终价格的结算。针对这一线索,相关部门继续开展调查。

目前,对于药店的检查重点主要在于处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据药店相关人员介绍,他们的操作流程是根据患者或参保人的购药需求来申请处方,并不了解患者的真实病情。然而,这一操作也导致了一个问题:患者病情的真实性与医生开具处方的合理性之间存在脱节。也就是说,药店的操作更多依赖于购药需求,而不是患者实际病情,这可能影响处方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02互联网医院被暂停医保拨付,全省医保数据大筛查

给上述涉事药店开具的门诊处方的,是来自于四川成都的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该实体医院是一家民营一级综合医院,据了解,在这个互联网医院备案在线开具处方的医生有2100多名。

该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处方由医生本人在线出具,不是AI处方。“医生开一张网络处方收入以前能够达到1.5元左右,现在只有几毛钱到一块钱左右。这个事主要还是串串(四川话,意指黄牛)赚了钱。”他认为。

目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已联动医保、市场监管以及药监等相关部门,成立了省市区三级联合调查专班对事件展开调查。先是现场对互联网医院注册医师药师的执业资格、互联网医院诊疗活动的资质、范围等进行了核查,也对互联网医院相关的诊疗数据进行了固定证据,并且发出书面要求,要求医院不得销毁篡改现有的专业数据。

另外,调查专班对该院为武汉区域内开具的免疫球蛋白处方开展重点排查。调查组针对新闻报道提及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处方问题,重点调查了该互联网医院近期涉及武汉涉事药店的1000余张处方,截至目前,初步查出有12张处方涉嫌超量开具等问题。

根据目前调查情况,已对该机构及12张处方涉事医师进行立案调查,下一步将根据具体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该互联网医院已经暂停所有互联网诊疗业务,医师管理及诊疗行为进入全面整顿阶段。

医保部门也对医院作出暂停医保拨付处置。同时,启动四川全省医保数据筛查,重点排查血液制品、生物制剂等高值药品的异常购药记录。

03“回流药”流向公立医院、诊所和药店

药品从药店流出,又去往哪里?根据央视记者的跟踪调查,发现“回流药”不仅流向公立医院,还流入了私人诊所和药店。

记者在被回收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药盒中放入联系信息,最终追踪到湖北武汉市新洲区旧街中心卫生院。调查发现,该院药房并未正式采购此类药品,而是通过私人关系从外部购买,层层加价后,以800元到85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前来旧街中心卫生院治疗的患者,而收药人的成本价大约在492元一盒。

进一步调查显示,除了公立医院,一些私人诊所和药店也参与其中。这些医药机构从个人处购进没有任何票据凭证的药品,且部分机构在使用这些药品时没有如实记录上传药品信息。因为害怕使用这些来历不明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出问题,有些机构售药时不让患者带走药品包装盒,甚至把药瓶上的标签都撕掉。

这些药品的流通方式和使用都避开了监管,如收药人、中间商的药品交易是通过白色泡沫箱伪装、快递站寄送并存放于面包车内。这种冷链药品在这样的储存运输条件下多层转手,很可能存在质变风险。

然而一些医药机构却推卸责任。从中间商购买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旧街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他们对注射相关药物出现的问题概不负责。

目前,武汉市医保局已暂停新洲区涉案5家医疗机构的医保结算,中止医保服务协议。多名药贩被武汉市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在当前强监管政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的再度曝光,暴露出欺诈骗保行为升级与监管机制完善之间的现实差距。

此次事件不仅会促使相关监管部门加大对药店行业的监管力度,对药店药品进销存多、处方开具等环节进行更严格的监督检查;同时,也会引发公众对对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药店的信任危机,消费者可能对这些渠道的药品质量和来源产生质疑,特别是血液制品等高危药品,进而引发连锁性消费转移。

收藏此篇文章
MENET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米内微信
电子报...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