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米内网会员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专区登录入口>>

请输入用户名或手机号

6-16个字符(字母、数字、特殊字符)忘记密码?

  • 超4成医药股下跌!8只千亿市值领跑

    超4成医药股下跌!8只千亿市值领跑

    日前,A股2025年一季度落下帷幕,截至3月31日收盘,8只医药股市值超千亿规模,百济神州登上“一哥”宝座,百利天恒进入前十之列,片仔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4只中药股上榜TOP20。从涨跌幅来看,超4成下跌,仅2只翻倍,华北制药、海思科、老百姓、ST百灵等超过100只有双位数增速。从股价来看,惠泰医疗、锦波生物等10只医药股超过100元,而不足1元的仅有1只。

    2025-04-11

  • 第十一批国采54个超“卷”品种备战

    第十一批国采54个超“卷”品种备战

    近日,有消息称,第十一批国采在规则上或有变化。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已有100余个品种满足国采入围门槛,其中有54个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以集团计)达10家及以上,448亿市场波澜欲起,倍特、华润、科伦、石四药、齐鲁等蓄势待发。

    2025-04-03

  • 超100家药企亏损太惊人,319家晒2024成绩单

    超100家药企亏损太惊人,319家晒2024成绩单

    3月10日,佐力药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和净利润双涨,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涨近5%。截至目前,医药企业已有319家披露成绩单,其中超过130家是业绩快报,佐力药业、片仔癀、汇宇制药、德源药业等业绩双涨。从净利润来看,10亿元梯队再添2家,华润三九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华北制药、百花医药、达仁堂等超过50家翻倍。此外,超过100家亏损,百济神州收窄至近50亿元,创新医疗下修增亏最高达1亿元。

    2025-03-25

  • 2025年1月实体药店市场分析

    2025年1月实体药店市场分析

    米内网数据显示,受春节放假影响,2025年1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为492亿元,同比下滑8.4%,较2024年12月下降13.8%;中化药TOP20品类“冰火两重天”。

    2025-03-20

大联盟集采在酝酿!超6亿市场迎洗牌,48个注射剂被盯上,东北制药、鲁南、浙江医药表现亮眼

近期,集采消息频出:第十批国采多省公布执标时间,山西将开展26省联盟集采,广东拟组建超200个品种集采,四川等6省联盟集采拉开序幕,涉及万古霉素注射剂、肌苷注射剂等2023年在6省(市、自治区)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超6000万元的畅销药。2025年集采持续推进“提质扩面”:第十一批国采如箭在弦,120余个品种基本满足准入条件;省采/省联采热浪不断,覆盖范围加速向短缺药、生物药、中成药、未过评药等品种延伸。

广西企业中药1类新药登场,剑指320亿市场

近日,CDE官网显示,广西中恒创新医药的中药1.1类新药三芪颗粒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泌尿系统疾病中成药的销售规模超过320亿元,同比增长6.01%。

四月起,全国40多万家药店“迎大考”

随着4月的序幕拉开,一场由国家医保局并会同地方力量开展的全国性飞行检查大幕,正覆盖医药行业。国家医保局宣布,将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对全国定点医院、药店展开突击飞检。

第十一批国采24个超10亿爆品备战!45亿注射剂领跑,500亿市场科伦、倍特、石药蓄力

市场规模大且竞争充分的品种向来是国采的重点对象。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且满足国采入围门槛的品种有24个,不乏最畅销的降压药、降糖药、咳嗽感冒药、抗贫血制剂等,亦有未曾被纳入国采的贴膏剂。从企业看,科伦药业以10个品种领跑,倍特药业以9个品种紧接在后,正大制药有8个品种在列,华润医药有7个品种在列,国药集团、石药集团、齐鲁制药、复星医药均有6个品种在列。

汇宇制药1类新药来袭!猛攻2200亿市场

日前,汇宇制药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汇宇海玥提交的1类新药注射用HY0001a的临床申请获得受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目前公司有4款1类新药在国内处于申请临床及以上阶段,且均为抗肿瘤药。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统计范围详见本文末)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化药+生物药)销售额超过2200亿元。

157个中成药大蜕变!独家品种成“爆款”,达仁堂、步长、华润发威,中医药标准化再升级

2025年版《中国药典》新鲜出炉,收录品种数总计6385种创新高,中药占比高居首位。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国家药典委员会(ChPC)公示的中成药国家药品标准品种数(157个,按产品名统计,下同)与2022-2023年的数量总和持平。其中,独家品种(含剂型独家,下同)成主力,占比超过58%;一级集团层面上看,神威、远大、达仁堂、华润等领跑,均有3个及以上品种在列。“标准化”建设,对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意义重大,今年两会议案及近年政策指引持续加码,以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